“议论文是以逻辑为基石、以证据为结构、以说服读者接受观点或采取行动(或两者兼而有之)为写作意图的文章。”(叶黎明《写作教学内容新论》第118页,上海教育出版社2012年。)
目前,宏大题材的作文试题占据了极大比例,以五四百年、建国七十周年及改革开放四十年为背景的事例数不胜数。在学生的写作实践中,往往会出现这样一种典型的“1+1+1+……”只例举不分层论证的议论模式。议论文是绝不能这样写的。议论文的论据是“信”,是证据,议论才能令人“服”。也就是说,论据仅仅起到结构推动作用,最终的目的是“以理服人”!以理服人,就得拉开论证深度,必须有明确的分论点来统囿你的那些事例,而分论点所论述的内容又必须以“立德树人”为圭臬。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是诗词中的名句。它写于红军长征刚刚到达陕北之时,发表于抗战胜利后同志赴重庆谈判之际,充满革命豪情和必胜信心。如今,烽火连天的战争岁月已逝去,改革开放的新长征之路也行进了四十年,但诗句仍旧激荡人心。
1、回顾历史,以时间轴为序迅速完成这一任务,重点在于“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强调站在了新的起点上,当代青年将肩负新的使命,开创新未来。
2、“今朝”的“风流人物”指的是接受了新使命的人,需要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怎么做”向度拉开论证通道,避免论据罗列而缺乏分论点统囿。
当成吉思汗,秦皇汉武已成过往,“称霸天下,建功立业”也已不再是“风流人物”的标准。抗战胜利,离不开所有的领域“风流人物”的引领作用:有文武双全的将领,有博闻强识的学者,更有舍生取义的革命斗士。是他们的共同努力,汇成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与觉醒。①
“风流人物”,是兼有才华能力与家国情怀,是时代大潮中的弄潮儿。今日之青年,当以先辈的爱国精神为本,以这个时代的“风流人物”为榜样,成为新时代的“风流人物”。②
“祖国如有难,汝应作前锋。”百年前的五四运动,是在国家主权被侵犯之际,一群青年人奋起反抗,发声疾呼。他们大部分人没有名留史册,但是满腔热血,心怀家国的这群青年们,何不谓“风流人物”?③所以,我们应以国家兴亡为己任,实现自身价值,实现中国梦。④
然而,空有爱国热情,会成为“暴虎冯河”的鲁莽之士。这个时代的“风流人物”无不提醒着我们要懂得坚持与创新,惟有这两种品质可以塑成我们自身,成为他们中的一员。⑤
港珠澳大桥的总工程师林鸣,与工人们同坐在50米的深坑中修筑工程。他是每个项目的“定海神针”,用坚持不懈的态度与一往无前的勇气感染着周围的人们。是他,化天堑为通途,向我们诠释着“坚守”的意义。可见,“风流人物”并不是自顾自地“风流”,而是带动身边的人们共同进步,共同前行。
华为创始人任正非,每年投资1600亿于科研项目,最终获得了5G在国际上的领头羊,实现了“中华有为”。他对时代的敏感,堪称“风流人物”,无不启发着我们抓住机遇,勇于逐潮。
“和羹之美,在于合异,上下之益,在能相济。”众“风流人物”合力于一处,造就时代的和谐发展;国家之间同舟共济,也能造就世界的繁荣共赢。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互通有无,和而不同。历史悠远长久的丝绸之路成为贸易往来的新媒介,每个国家因其物产、文化渊源的不同,各成“风流”!⑥
今日青年,当以“风流人物”为榜样,不忘为国为民之初心,砥砺前行。“羡子年少正得路,有如扶桑初日升。”愿我们能成为祖国的“风流人物”,为她美好的未来而奋斗。
①回顾历史,时间轴之一:抗战胜利的“风流人物”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与觉醒;
②回顾历史,时间轴之二:今日之“风流人物”即当代青年,具有才华能力与家国情怀,是时代大潮中的弄潮儿;
③回顾历史,时间轴之三:百年前的五四运动的“风流人物”表现在国家主权被侵犯之际奋起反抗,发声疾呼。
④“所以……”是对这一段落的总结还是对前面时间轴回顾基础上的总结?①—③段时间轴出现了很大的问题,第三段应该调整为第一段,第一段调整为第二段,第二段调整为第三段。
⑤该同学的论证通道的打造:这个时代的“风流人物”无不提醒着我们要懂得坚持与创新。也就是说,从“怎么做”的向度明确了这个时代的“风流人物”要懂得坚持与创新。下面就必须要从“坚持”“创新”两个方面论证。
⑥港珠澳大桥的总工程师林鸣、华为创始人任正非、一带一路、丝绸之路这些罗列的论据,与“这个时代的‘风流人物’无不提醒着我们要懂得坚持与创新”没有一点关系。
驾驭宏大题材的作文题,一是容易在回顾历史环节与众多历史事件纠缠不清,迟迟走不出历史的“泥淖”;二是本末倒置,只例举不分层论证的议论模式。本文作者有从“坚持”“创新”两个方面分层论证的意识,但后面却全面落入了只例举不论证的怪圈。
河北塞罕坝,三代林场人坚韧笃行,在黄沙蔽日的沙地上创造了积木成材的奇迹;比亚迪公司王传福教授,灵动创新理念深入骨髓在一次次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中完成蜕变。
五四一百年,建国七十年,改革开放四十年……一代代华夏儿女前赴后继,或爱国救亡,或投身于振兴中华的建设事业,或锐意改革,灵动创新,只为了一个共同的理想:中华崛起,华夏腾飞!
现在,我们站在了一个新的起点上,接受了新的使命: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而不懈奋斗;我们憧憬着新未来,我们的国家繁荣昌盛,我们的民族熠熠生辉。正如孙中山先生所言,“唯我辈既以担当中国改革发展为己任”,“既不可以失败而灰心,亦不能困难而缩步”“应乎世界进步之潮流,则终有最后成功之一日”。
坚是坚韧,不畏任重道远;韧是有韧性,是一种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奋斗精神。笃行,则是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历风雨而一往无前。小至一个团队,大到一个国家,要想干成了不起的事业,离不开许多人乃至几代人的坚韧笃行。山西石玉县,二十任县委书记一任接一任植树造林,防风固沙,将不毛之地打造成塞上绿洲。又如甘肃庄浪县村民们一茬接着一茬在荒山上建梯田,将“无雨苗枯黄,有雨泡黄汤”的变成景色怡人的风景画。有了几代人坚韧笃行的精神,才能成就功在千秋的伟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一个宏大的目标,艰巨的任务,我们要始终操守一颗坚强的心,不畏前路风雨荆棘,想一想前辈们披荆斩棘,为我们奋斗出一个来之不易的中国。历史的接力棒传到我们手中,改革开放进入了新的时期我们面临着新的挑战和历史机遇,作为新青年,我们又怎能辜负前辈们的期望?我们还需要一棒接一棒的跑下去,每一代人都为下一代人跑出一个好成绩,创造一个新起点。当此之时惟有坚韧笃行,才能跑好我们手中的这一棒。
灵动创新意味着富于变化,顺应时代浪潮。如果一个人做事上刻板守旧,不懂变通,与时代特点相违背,就会使他在墨守成规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不会到达成功的彼岸。华为集团21000元起家,却在短时间成长为世界500强企业,为什么?直到今天,70多岁的任正非,依然奔走在拉美、尼泊尔、非洲等一个个艰难的地方,还要登上5200米的珠峰大本营。他说:“一个人不管如何努力,永远也赶不上时代的步伐,更何况在知识爆炸的时代。”通讯界有三座不可跨越的大山:一是爱立信,一是高通,还有最高不可攀的思科。然而,三座大山称霸全球的时代都将被华为这家中国企业终结。原因何在?就是一位任正非有灵动的创新意识和高瞻远瞩的目光,能够因势而变、因时而变,能够随环境变化、时代发展而改变。此变意义长远:因机而动则因动而活,则因活而进,故有无限生机。
我们位于新起点,一个时代的新起点,这在某种程度上预示着旧时代的某些产物已无很高的借鉴意义,我们所要做的更多的是“雕今”而非“刻古”。我们肩上的使命已不是争取国家独立,解放人们思想,而是顺应时代的要求,为国家富兴而不懈奋斗。“为往圣立继学,为万世开泰平”。我们的未来值得憧憬,那也必将时代的产物,远比过去任何的事物更新颖、更美好。
愿我们能秉持坚韧、灵动之心,在这个新起点上,肩负着国家、人民之新使命,让我们的新未来熠熠生辉!
这样一修改,干脆利落地将五四百年、建国七十周年和改革开放四十年重大题材背景中的“风流人物”进行了高度的提炼难能可贵的是,“为完成祖国发展之重任,我辈需坚韧笃行,也需灵动创新”分层清晰,紧紧扣住这一中心任务深刻剖析,判若两人!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先生的铿锵话语激励着站在时代新起点的我辈新青年,要勇立时代潮头,肩负新使命,共创美好新未来。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百年前的五月四日,一群年轻人英勇地走到反帝反封建爱国运动的前列;长征路上,小战士背着识字板,衣衫褴褛但不忘为革命胜利读书识字;抗战时期,无数青年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只为光复河山;建设年代,荒漠戈壁之中多少青春光荣绽放……五四精神成为百年来中国青年与国家前途命运的同频共振的鲜明标识。①
四十年的改革开放,则给人们的思想意识和精神面貌带来了巨大变化。人们开始秉“承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思想,以包容的心面对更多的事物;深受浪漫主义认识的苦痛,在经历了磨难以后,中国人变得更务实,“将心态放平,姿态放低,从基层做起,在做中学习”;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市场主体的多元和公共资源的稀缺带来了竞争现象日益增多,使人们产生了紧迫感,风险意识,效率意识逐渐提升。我们的国家亦从“闭关锁国”到“敞开大门”追赶时代潮流,“站起来”并“富起来”。②
我们所处的新起点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发展的最新时代。因此,我辈青年责无旁贷的新使命便是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五四百年,建国七十年,改革开放四十年为我们开拓了广阔的天地。因此,建功立业的机遇就在眼前,青年唯有把成人自立的个人目标同民族复兴的伟大目标结合起来,在砥砺前行的道路上做到勤学求真与灵动创新,为民族复兴铺路架桥,为祖国建设添砖加瓦。所谓“少年兴则国兴,少年强则国强”,当代青年之所以要肩负新使命,奋勇前进的原因,便是使自身更强大,从而使民族、国家在青年“后浪推前浪”的生生不息中实现“百川东到海”的宏伟愿景。③
青年人在前进道路上要勤学求真,明白格物才能致知,有怀疑也要有信仰,并终生学习,臻于至善。若稍有成就就妄自尊大,那就难成大器。在改革开放年代里,行走在特高压线上的大国工匠王进便是勤学求真的榜样。王进的工作都是在高压线上完成的。为了使同他一起工作的小工人们不深受粗糙的高压线摩擦的痛苦,经过王进和同事们的努力,走线专用手套便应运而生。在这样的一个过程中,王进始终在学习,以使自己的工作更加完美。④
同时,我辈青年在前进的道路上做到灵动活泼不呆板,因势而变,因时而变,遇圆则圆,逢方则方,富于无限变化。比亚迪公司的王教授从1995年的自主研发充电电池到2003年自主开发新能源汽车,再到近几年转向单位体积内的包含的能量高,更具有发展前途的电池技术研发使用,无时无刻不体现着王教授灵动的举措,而正是这灵动的创新,使得他带领比亚迪发光发热,成为中国的有突出贡献的公司。如若我辈青年坚持守拙,灵动创新以导引,人民见其光而追随,民族若不强大,未之有也。⑤
然而,随时代的迅猛发展,知识更新不断加快,新技术新模式层出不穷,这对青年的能力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绳短不能涉波深井,浅水难以负大舟”,青年人要想肩负民族复兴的使命勇敢前行,尤需努力学习,掌握更多科学知识,“打铁还需自身硬”。这样就能打开属于自身个人的一片天空。
“羡子年少正得路,有如扶桑初回升”。愿我辈青年成为站在新起点,肩负新使命,带领祖国走向新未来的“领路人”,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③“青年唯有把成人自立的个人目标同民族复兴的伟大目标结合起来,在砥砺前行的道路上做到勤学求真与灵动创新,为民族复兴铺路架桥,为祖国建设添砖加瓦”,中心论点的提出本身就疏通并拉开了论证的通道。
④“青年人在前进道路上要勤学求真……臻于至善”统囿的这一段落又犯了只例举不论证的毛病。
文章在宏大题材的按照时间轴的回顾过程中占用的篇幅太大,迟迟难以进入到中心论点的提出环节。
在主题段落的打造上,只例举不论证,语言拖沓累赘,试图面面俱到而导致详略不分,本末倒置。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先生的铿锵话语激励着站在时代新起点的我辈新青年,要勇立时代潮头,肩负新使命,共创美好新未来。
百年前的五月四日,一群年轻人英勇地走到反帝反封建爱国运动的前列;长征路上,小战士背着识字板,衣衫褴褛但不忘为革命胜利读书识字;抗战时期,无数青年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只为光复河山;建设年代,荒漠戈壁之中多少青春光荣绽放……五四精神成为百年来中国青年与国家前途命运的同频共振的鲜明标识。
我们所处的新起点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发展的最新时代。因此,我辈青年责无旁贷的新使命便是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为时代青年,唯有把求知立德的个人目标同民族复兴的伟大目标结合起来,在砥砺前行的道路上做到坚韧笃行与灵动创新,为民族复兴铺路架桥,为祖国建设添砖加瓦,从而使民族、国家在青年“后浪推前浪”的生生不息中实现“百川东到海”的宏伟愿景。
青年人肩负时代赋予的重任,在前进道路上要发扬坚韧笃行的精神,真正把做人、做事、做学问统一起来。
这是一组令人肃然起敬的“时间记忆”:邓稼先为了国家核弹事业,离妻别子,隐姓埋名20多年;黄旭华为了研制出核潜艇核心技术,攻坚克难,“人间蒸发”30年;南仁东为了打造世界最大单口径射电望远镜,埋首攻关,专注于此20余载……他们,为什么能“主宰”时间,最终被时间所铭记?一个至关重要的答案,就是“坚韧笃行”的精神和家国情怀。在几千年的时间长河中,留下了许多淡泊名利、勤于付出、勇于献身的感人故事,熔铸成伟大民族精神的一部分。奋进在新时代,我们取得了不俗的成就,渴望成就新的光荣,然而天上不会掉馅饼,民族复兴的梦想不会自动实现,需要时刻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时代期盼着,广大知识分子勇立潮头坚韧笃行,书写改革创新的新画卷。
同时,我辈青年在前进的道路上做到灵动活泼不呆板,因势而变,因时而变,遇圆则圆,逢方则方,富于无限变化。比亚迪公司的王教授从1995年的自主研发充电电池到2003年自主开发新能源汽车,再到近几年转向单位体积内的包含的能量高,更具有发展前途的电池技术研发使用,无时无刻不体现着王教授灵动的举措,而正是这灵动的创新,使得他带领比亚迪发光发热,成为中国的有突出贡献的公司。同时,我们也看到了美国的一道禁令,一张小小的芯片的限售使整个中兴企业崩塌。我们得承认我们科学技术创新方面的不足,许多核心技术和自主创新产权都把握在别人手里,残酷的现实引发了我们的思索,也使得我们忧心忡忡。我认为,只有忧患意识是远远不足的,创新更需灵动,需要学会利用现有资源,更新技术,才能立足市场。实际上,作为世界第二零售商家乐福也经历过互联网商业的严重打击,创始人黄明瑞黯然推出市场,“战胜了所有对手,却输给了时代”。穷则思变,变则能通。家乐福意识到未来已来,开始与马云联手开创网上商场,最近又与腾迅联手让自己更上一层楼……所以,具备一直更新自己技术,才能与时俱进,才能不被逃汰,立足于市场。可见,要灵动创新,着手布局,亡羊补牢,犹未为晚。如若我辈青年坚持勤学求真,笃实明辨,灵动创新以积极探索,科技之强大,指日可待也。
“羡子年少正得路,有如扶桑初回升”。愿我辈青年成为站在新起点,肩负新使命,坚韧笃行,灵动创新,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修改以后的文章,加大了对主体段落的打造力度,一是将论据的选用范围逐步扩大,显示出了时代的气息;同时,没有对论据“放任自流”,而是举重若轻,充分的利用背景分析与缘由分析这两“抓手”将论据作为“证据”的功能发挥到了极致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
扫一扫,关注我们